真的就到了那座繁華的城市了,走出來和它照面的時候,阿蓮覺得很愉快,一種出發探究未知的愉快。
去城中心一所大學附近那些個人多的街,找一位摯交老友的家暫住,想能不能留下來賺取自己的生活什麼的呢?嗯!有點不能夠,阿蓮覺得城市人的伶俐與自理有得,我都比不上,不過卻很羨慕這裡的資訊和活潑感。
在商店街上走,阿蓮買了一條裙子,很高興,因為它的牌子和阿志送她的那件心愛的襯衫一樣。
去逛書店,也很愉快,因為讀了好幾篇喜歡的作家的文字。
到一家茶館靜一靜,服務生把飲料送錯了,阿蓮要的是綠茶不是茉莉香片,可是不想換,因為發現香片好香啊!就要沁出甜味了。
冷氣極冷,就把頭髮放下,像披了一件薄衣,很舒服。
來來往往的車極吵,仔細聽,像海浪,好,就當它是海浪吧,也就好聽起來。
其實這座城市,對阿蓮並非真的是陌生的,只是有點格格不入而感到憂愁。那裡的人都幾乎不是很喜歡他們所在的環境,卻每天穿梭在中間而不忍離開,很奇怪。
所以阿蓮只能勸自己不要憂愁。因為人們都說不喜歡都市文明,卻沒有多少人甘心隱沒到鄉鎮。所以,莫愁啊!她對自己說也希望一些人能聽見,對於你所在的那片土地,你一定要專心地關愛和品嚐,否則就快快離去。
阿蓮離開大城市回到小城市的時候,接到一通住在深山的朋友的電話,他要她快去山裡住。去山裡,多麼愜意,與去都市,多麼天壤之別!可去都市也是一樣的,也是與好友的一次約會。
深山都市真的有不同嗎?阿蓮想起一首禪偈:
三際求心心不見
兩眼看前前不見
劃波尋寶寶不見
風花雪月卻常見
阿蓮心裡真希望從今以後不要再問自己:應該去哪裡?原因是去了哪裡都有激發,如果沒有靈感,就快快離去…當然,阿蓮又想:最聰明的人是了悟那個“風花雪月卻常見”。
能去的地方何其多,阿蓮用手指數著,不論家鄉或異國,台北吧,巴黎吧,H城與D城,那些地方都住著俊美誠摯的朋友。
所以,莫愁啊!雖然,當人們勸自己不要憂愁的時候,也就已經表示煩惱憂愁的永不消失,否則,這樣的安慰就是多餘的了。
就像城市與鄉鎮實存的對應形式一樣,永不消失。
有點暸解了以後,阿蓮想:這樣,你我的心情就會好上很多的吧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